这里的学生学完近视防控课程修订了学校午餐菜谱
发布时间:2025-04-18点击:7
“清蒸肉饼”替代“红烧肉圆”,“粗粮饭”替代“欧式培根炒饭”,“海带猪骨汤”替代“榨菜肉丝蛋花汤”……这学期开始,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的午餐菜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。调整来自该校是小学生们的建议。在经过一个多学期近视防控课程的学习后,他们利用学到的护眼食物知识,帮助学校改善午餐伙食。去年起,万航渡路小学依托区级资源,试点全国首个“全要素”小学生近视防控课程——即不仅通过课程内容将护眼知识传递给学生,还通过多元的课程评价、布置家校互动任务等方式,全流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护眼习惯。试点一学期后,万航渡路小学93.75%的学生养成护眼习惯,家长护眼知识知晓率提升28.57%,学生视力不良率下降6%。
去年9月,万航渡路小学联合静安区疾控中心、区精卫中心打造了全国首个“全要素”小学生近视防控科普课程体系。课程在融合“中医药+现代医学”的基础上,设计“健康SHI界,绽放JING彩”综合实践活动,为学生打造生动、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。据万航渡路小学校长张燕介绍,课程整合现代医学、传统医学、心理习惯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知识,从饮食、环境、运动、情志、技术、自然等多个维度进行干预内容分类,开发出包含32个标准化课件的“全要素”教学资源库,让护眼知识变成孩子们生活中可触可感的生活常识。学校打破传统防近课程内容限制,将户外运动、读写姿势、情绪管理等都融入课程。比如,组织学生体验“八段锦”,让他们在随着动作调整呼吸的过程中,感悟中国传统的养生功法。
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,万航渡路小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,并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。例如,在“设计护眼营养午餐”环节,学生需综合运用科学、数学、美术等学科的知识,分析食物成分,算好营养配比,最终设计出营养均衡、美观大方的护眼午餐菜谱。
“你家的台灯用对了吗?”护眼课程的内容还从学校延伸到家庭。在课堂上,老师邀请学生体验不同角度产生的光和影的效果,并鼓励他们回家体验和观察,在不同灯光环境下感受用眼情况。
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,家长还可以通过《学生爱眼健康手册》深度参与,如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设备的使用规则、监督孩子的营养膳食打卡等。这既让家长获得了护眼知识,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,有利于家庭成员养成护眼爱眼的好习惯。
学校还定期邀请眼科医生或专家进校开展健康讲座,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专业指导,加深他们对近视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。同时,学校与社区紧密合作,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,鼓励孩子们走出家门,亲近自然,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机会。